
自然界中,生物利用可排斥异物的表面在各种环境中实现独特功能,例如荷叶的自清洁、猪笼草的捕食...
近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受奖项目。该奖项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以表彰在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由我院丁北辰副教授团队参与申报的“电液伺服泵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在评选中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仿生学(Bionics)是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通过研究生物的运动机理、形态构造可以对人类在微纳机械设计等多领域提供重要指导价值。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且功能优异的器官系统,而蜜蜂作为典型的膜翅目昆虫,在花蜜(粘性微流体)转运过程中展现出了十分高效的性能,在每一次外出飞行获取的液体食物所具有的能量,不仅需要满足自生飞行以及新陈代谢所消耗的能量,还需要为蜂巢内其他社会分工蜜蜂提供生长生活所必须的能量。
上世纪90年代,机器人被分为了连续型、蜿蜒型、离散型三大类。其中,连续型机器人代表了一类能够产生连续变形、具有近似无限自由度的机器人范式。相比于传统的刚性离散型机器人,连续型机器人在空间狭小的非结构化工作场景中展现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常见的连续型机器人因材料的均一性导致其弯曲变形均为等曲率变形,限制了与不同曲率环境的交互能力。